2021.09.28 刘波分享“NEDD4介导的选择性自噬调控TBK1稳定性以平衡宿主防御”的故事固有免疫是宿主防御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。机体感染病毒后,通过细胞膜上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,从而快速启动固有免疫和产生抗病毒反应,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清除入侵的病毒。TBK1是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关键激酶,当感知危险信号后被激活,并进一步磷酸化转录因子IRF3和使其入核,诱导下游干扰素的产生,从而发挥抗病毒免疫反应。其中,TBK1作为细胞固有免疫抗病毒信号通路的中心节点,如果其活性不受控制,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和慢性炎症等疾病。近期中山大学崔隽教授团队发现在病毒感染后期NEED4诱导TBK1发生K27型多泛素化,再通过货物受体NDP52转运至自噬体进行降解,从而有效平衡了宿主细胞的免疫防御,防止出现过度免疫反应损伤机体(图1)。 首先,在293T细胞中异位表达NEDD4可以显著抑制ISRE、IFN-β和IRF3的表达。而敲低或敲除NEDD4后ISRE,IFN-β和IRF3表达增加。同时,研究人员还发现过表达NEDD4可以使干扰素刺激基因mRNA水平下调,而使病毒P RNA表达上调。然后,通过构建VSV-eGFP,发现细胞过表达NEDD4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加,以及流式细胞计数也证实带荧光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。本组实验表明NEDD4负调控干扰素信号通路并促进病毒复制和感染。见图(2)。
作者对NEDD4缺陷和WT型A549细胞在感染病毒后行RNA测序,通过差异表达分析鉴定出NEDD4缺陷细胞存在4216个基因表达上调和221个基因表达下调。然后再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免疫反应通路,包括抗病毒反应通路。通过GSEA分析明确了I型干扰素通路,且大量干扰素刺激基因(ISGs)表达上调。本组实验明确了NEDD4通过控制病毒诱导的I型干扰素和ISGs表达负调控抗病毒反应。见图(3)。 为了明确NEDD4作用的分子靶点,作者把干扰素通路相关分子分别与NEDD4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,结果表明NEDD4与TBK1和IKKi存在互作。进一步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明确了NEDD4作用靶点在TBK1水平。同时,在感染病毒的293T细胞中分离出TBK1相关蛋白并行质谱检测,证实了NEDD4与TBK1存在互作。接着的IP实验证实在病毒感染后NEDD4 和TBK1互作明显增;同样的结果在共聚焦实验中得到验证。然后,作者构建了NEDD4截短突变并行IP实验,发现NEDD4的HECT结构域在NEDD4与TBK1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。本组实验阐明了NEDD4在干扰素信号途径的作用靶点和在病毒感染后结合力增强以及NEDD4的HECT结构域的重要性。见图(4)。 为了明确NEDD4对TBK1的调控作用。过表达NEDD4促进了TBK1降解,而敲除或敲低NEDD4降低了对TBK1的降解。而NEDD4的催化失活突变体HA/CA不能使TBK1降解,同样,TBK1自磷酸化缺失突变体S172不能被NEDD4结合和降解。然后,分别通过药理抑制剂和基因敲除方法验证了NEDD4诱导TBK1降解是通过自噬途径实现。最后,在环己酰亚胺追逐实验中进一步验证了在BECN1和ATG5敲除中TBK1降解受到抑制。本组实验说明了NEDD4促进了TBK1通过自噬途径降解。见图(5)。 为了明确是那种货物受体介导了TBK1发生自噬降解,作者对选择性自噬途径常见的货物受体分别与TBK1或NDP52做了CO-IP实验, 结果发现它们分别与p62, NDP52和OPTN均有互作。然后对这三个分子进行敲除处理,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明确了NDP52介导TBK1发生自噬降解。然后,过表达NEDD4 可促进NDP52与TBK1结合;而敲低NEDD4显著降低了TBK1 与 NDP52的结合。最后,发现NDP52泛素相关结构域(UBA)突变体DR/CK与TBK1亲和力下降。本组实验明确了TBK1由NDP52介导发生自噬降解,且NEDD4正调控TBK1与NDP52的结合,其中NDP52的UBA结构域在TBK1与NDP52结合中发挥重要作用。见图(6)。 为了探究NEDD4是否直接促进了TBK1泛素化以及泛素化类型。过表达NEDD4特异性增加了TBK1发生K27型多泛素化。质谱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细胞在病毒感染后很容易检测到K27型多泛素化的TBK1。有趣的是,TBK1出现 K27型多泛素化多在病毒感染12小时后。病毒感染后过表达NEDD4可以促进TBK1泛素化;而敲低NEDD4可降低对TBK1的泛素化。且NEDD4需要依赖于其催化活性才能促使TBK1泛素化。本组实验证明了NEDD4诱导TBK1发生K27型多泛素化,并且NEDD4正调控TBK1泛素化过程。见图(7)。 作者为了进一步探究TBK1泛素化位点,首先对TBK1进行截短突变处理,然后明确TBK1的ULD结构域在起关键作用。再对ULD结构域行质谱分析,明确了k344位点是泛素化位点, 其在NDP52介导的TBK1 自噬降解途径中起到关键作用。对K344位点进行点突变,就阻断了TBK1泛素化,也不能与NDP52结合并被自噬降解。同样,k344点突变也废除了NEDD4负向调节干扰素信号通路的作用。见图(8)。 总结,作者阐明了NEDD4促进病毒感染和出芽的分子机制。首先NEDD4作用于干扰素通路关键激酶TBK1,促使其发生k27型泛素化,再通过下游货物受体NDP52介导k27型泛素化的TBK1发生自噬降解,从而起到抑制干扰素通路和抗病毒免疫作用,结果就导致了病毒的复制和感染增强。同时,作者也解析了TBK1泛素化位点在k344上,该位点突变将逆转NEDD4负调控干扰素途径的作用。
|